动力电池防水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安全性,各大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都会对电池进行严格的防水测试
按 2015 年国标 GB/T 31485-2015 版本解释,做气密性的方法是海水浸泡The
电池满充,浸入 3.5% 的 NaCl 溶液 2h, 溶液整体浸没电池,观察 1h 看有无起火、爆炸现象。
应用场景:车辆停在大雨中,跌落水里,电池包周围被水浸泡。
但 2020 年国标之后,对电池的海水浸泡实验也取消了强制性要求,但据我了解,电池企业 / 车企基本还是会做类似的水密性实验。毕竟出了问题,品牌还是直接受影响。我们有时候会看到厂家的公开气密性测试,就是厂家将整个电池包完全浸泡在盐水里,泡了一段时间后,整个电池包还可以照常使用The
也有厂家做公开的实验电池包通电后,浸泡在一米水深的鱼缸内,超过 40 分钟后拿起,重新测试后没有异常,动力电池可以正常使用。
除开泡水测试外,有的电池企业还会做高温高压喷水的 IPX9 实验。(水温 85 摄氏度,等同 100 个大气压的水压测试。)
所以,只要做好了动力电池品控管理的纯电车,在水里偶尔浸没下,只要不底盘泡在水里长时间不挪车,基本不会出什么问题。即便有漏电,BMS 也会第一时间检测并进行瞬间断电。
实际,纯电车只要质量过关,因为没有进 / 排气管道,其涉水能力比燃油车要强太多了,普通乘用车如果不做专门设计,涉水深度极限只有 15-20cm。而纯电车的涉水深度一般能达到 50cm 往上,甚至可以达到 70cm。
但这并不代表你能把纯电车当船开……
因为动力电池包出厂前的多重防水测试合格,也不一定耐得住自然界的恶劣天气和恶劣的路况。
正常情况下,你的动力电池组是可以抗一米的水深两三个小时都没问题的,但是如果平时有剐蹭,尖锐的石头破坏了电池包的外壳,出现了裂缝。或者底盘密封的橡胶件长时间处于过热过冷环境,提前出现了老化干裂,都可能让水 / 水汽进入电池包外围。
另外日常道路上的油污、酸性物质、腐蚀性物质长时间附着底盘的电池外壳上面,尤其有的电池包外壳距离地面过低,且防护较差。这都有可能导致长期驾驶后电池包的密封性变差,最后导致涉水的时候,水 / 水汽在外部水压的压力下进入电池箱体内部。
所以你不能指望车企的动力电池防护措施 100% 有效,示范的新车(广告宣传)长时间在水里行驶(超过 30 分钟),或者停靠在水能淹没底盘的地方一两个小时都没问题。但并不代表所有的量产车型在开了几年后还能达到这种水准。高频震动、高湿、高热、低温、外界腐蚀、创伤或者有些品牌的设计缺陷,都有可能使得不经意的涉水导致电池包进水。
比如之前有则新闻,某特斯拉车主发现电池包进了水,结果特斯拉不赔付,说车主涉水超过了 200mm 的深度,导致电池包进了水。
所以,即便开电动车,如果不是专门设计过来保障越野涉水深度的,还是要小心为上。虽然在水里不会熄火,但是涉水深了导致电池包损坏,厂商也是不会赔付的。
文章来源于知乎:Will.liu,已获作者授权许可转载